醫院污水消毒劑的兩種制備方法及其使用范圍
醫院污水消毒劑是二氧化氯消毒劑的一種,專用于醫院等污水中含有大量細菌、孢子、病毒等成分的地方,這種廢水直接排入環境中無論是對于自然環境還是人體健康來說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經過專用消毒劑處理后才能排放。該產品的制備可以分為化學與電解兩種方法,下面簡單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兩種方法以及該產品的應用范圍吧。
1、電解法制備工藝
(1)應注意設備排氫管的設計,及時排除在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可爆炸氣體。
(2)電解法制備設備主要由電解槽、電源、水泵和水射器組成,電解槽使用6V或12V兩種直流電源。
(3)設備的溶鹽裝置一般與發生器一體化,但因二氧花氯為混合消毒氣體,為了能定比投氯,須設置溶液箱。
2、化學法制備工藝
(1)消毒系統的設計和發生器的選型應根據醫院污水的水質水量和處理要求確定,并考慮備用。
(2)溶液濃度應小于0.4%,其投加量應與污水定比或用余氯量自動控制。
(3)因醫院污水消毒劑的原料為強氧化性或強酸化學品,儲存間須考慮分開安全儲放;儲存量為10~30天的用量。
適用范圍:
1、化學法適用于規模>400床的醫院污水處理消毒系統。
2、不宜用于人口稠密區及大規模醫院的污水消毒。可用于遠離人口聚居區、規模較小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3、由于產品原料在空氣中和水中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爆炸,因此該法只適用于管理水平較高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4、由于余氯過高會造成地表水體內水生生物的死亡,因此當醫院污水排至地表水體時應采取脫氯措施或慎用醫院污水消毒劑。